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打,芯片和基础软件领域被大洋彼岸卡脖子的现状就成了很多人的心结。自那以后,国产芯片和基础软件时不时就会传来突破的好消息。如今5年过去,很多人心中也有着共同的疑问——在接连不断的“突破”后国产架构计算机究竟可堪大任乎?
早在2014年,我就曾接触过国产计算机。彼时龙芯俱乐部在爱好者中以极低的价格销售过一批龙芯电脑,包括盒子、一体机和笔记本。当时我也以不超过300的价格购买过一台逸珑8110B,配备龙芯2F CPU,2G内存和160GB机械硬盘。应该说那回是国产架构走向大众一次十分成功的尝试,通过极低的价格打造了最早一批互联网国产生态用户圈。但凭心而论,当时的设备性能与当年主流的Wintel设备相距甚远,甚至不能流畅播放720p视频。软件生态更是无从谈起,几乎只能依赖debian和龙芯官方维护的为数不多的MIPS软件源,国产软件除WPS外一律欠奉。因此在过了最初的新鲜期后,那台设备迅速被我束之高阁,最终与2016年中被我在海鲜市场以低于原价20元的价格处理掉了。
自那以后的7年中,我依然高度关注着国产IT产业的状况。先后试用过中标麒麟、银河麒麟、Deepin15/20等多种国产操作系统,甚至还安装过著名的骗补项目COS。至于硬件,因为囊中羞涩虽然没有再入手过,但也见证了从龙芯一家独自支撑到现在国产CPU、GPU和存储芯片百花齐放的局面。特别是信息系统创新产业计划实施以来,国产IT架构设备从曲高和寡的实验室设备迅速普及开来,真正走向了以政企用户为代表的广大用户群体。而这一次时隔7年的国产架构体验,也是因信创而始。
从几年前开始,终端设备的国产化率便列入了相关监管部门的考核指标中。自那时起,我司再申请工作用机时很多情况下便只能申请信创终端。当然,与之伴随的是同事们对于国产设备的无尽吐槽。因此在申请新工作用机时,我也曾犹豫过要不要继续申请非信创设备。毕竟国产信仰不能当饭吃,而工作用机是要用来吃饭的。当然,现实没给我选择的机会。在我犹豫之时非信创设备早就被申请一空,我实际上没得选。
隔了差不多两周,机器到手。设备型号是联想昭阳N4620Z,昭阳是联想专供大客户的子品牌,选择采购这一型号应属情理之中。机器到手后的第一感觉,短短数年至少从外观上国产设备肉眼可见的精致了许多,与之相比当年的逸珑8110B更像是个玩具电脑。机器A\D面采用类似ThinkPad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手感尚可,C面键盘采用常见的巧克力键盘,手感算是平均水准。
机器没有意外的采用了国产x86处理器,兆芯KX-6640MA,算是兆芯第五代Lujiazui(陆家嘴)架构的入门级产品。CPU自带了C-960核显,因此机器没有独显。机器配备16GB内存,SK Hynix 512GB固态硬盘。所以严格来算的话,这台机器算不上网友口中的全国产。当然这个关系不大,有人愿意赞助的话我可以将内存和固态都换成长江存储的(笑。机器安装了我司标准化构建的UOS 20专业版操作系统,因此不出意外的装了一大批卵用没有的后台程序,开机后风扇就没停过,鼠标挪动一下都伴随着肉眼可见的掉帧。于是果断决定——重装。
重装过程暂且按下不表,毕竟突破了一些“合规”限制。重装后输入先前标准化安装的序列号成功完成了激活操作,现在可以体验下干净的国产系统了。
UOS 20
UOS脱胎于国内著名的Linux发行版Deepin。Deepin发源于当年定制Windows XP的深度社区。从对盗版Windows系统的再封装,到推出自主品牌的Linux发行版,深度算得上国内转型最成功的系统社区没有之一。应该说Deepin确实推动了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没有简单的把KDE或者Gnome定制个主题然后宣称自主可控赚一波快钱,而是独立开发出了全新的桌面环境DDE。DDE的出现极大的改善了Linux的GUI体验,摆脱了KDE和Gnome与生俱来的“土”感,进而发展出了自己完整的图形用户界面操作逻辑,算得上今日Linux发行版中美观度的第一梯队。而UOS算是某种意义上Deepin的商业发行版,在社区版的基础上整合了诸如国密等安可组件,并预装了诸如远程协助等应用以提供商业发行版的售后支持。
KX-6640MA这颗CPU基本可以满足UOS 20的流畅体验,基础的用户操作几乎感受不到卡顿,实测本地播放1080p视频和B站正常弹幕播放1080p流媒体均可流畅完成。得益于x86指令集带来的兼容性优势,应用生态基本可以覆盖常见的使用场景,包括微信、QQ、WPS等应用均找得到对应的版本。UOS应用商店号称提供了三大主流平台的适配应用,即原生Linux应用、Windows转译应用和Android转译应用。其中Windows转译通过Deepin-wine适配层实现,Android转译通过内置虚拟机实现。其较好的实现了Windows和Android应用的开箱即用,无需用户手动配置繁杂的配置参数,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应当说,如今的UOS基本摆脱了国产操作系统能用的阶段,开始了国产系统向好用阶段的迈进过程。
当然,这一版的UOS也并非完美无缺。很多Linux固有的缺陷UOS也完整的继承了下来,比如令无数人头痛的包管理和兼容性问题,安装非应用商店软件时经常被提示包依赖不满足。系统自身的可维护性也比较一般,我在安装软件过程中曾遇到两次重启后即黑屏的情况。而最为关键的是,UOS 20的系统内核仍然停留在了2018年就发布的4.19,在Linux内核版本号早已进步到6开头的时候,4.19虽然作为LTS版仍可以获得支持,但也意味着和5/6两代内核大量的新特性无缘。而最令人担忧的是长期对特定版本内核的适配会不会让4.19成为某种意义上的中国特色Linux XP,导致开发者不得不想尽办法维护对旧版内核的兼容性(参见国内一堆公司仍然要求应用适配Windows XP或IE 8即可见一斑),进而尾大不掉影响整个开发社区。不过好在作为UOS的开发社区,Deepin已经宣布从23版本开始将脱离上游的Debian打造根社区,直接从Kernel开始构建。期待Deepin作为中国第一个独立的根社区发行版,可以跟得上Linux内核演进的步伐。
Windows呢
既然是x86架构,那一定会有人问这台国产设备能不能安装Windows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只要能凑齐驱动,这台设备在Windows 10下工作完全正常。至于驱动,兆芯官网提供了完整的CPU、核显和芯片组驱动,其余的找起来也完全不费功夫。安装完毕后尝试使用CPU-Z查看了一下设备信息,CPU、核显和芯片组信息均可被正确识别。至于最新版Windows 11,如果你使用微软的升级助手那一定会得到该设备不满足要求的提示。不过实际上如果绕过CPU检测强行安装,也是可以装上的。
Windows的使用体验和其他非国产设别没有任何不同,常用软件诸如Office、Microsoft Edge等并没有任何不兼容问题。甚至在Windows下使用电池供电时,风扇转动的频次比在UOS下还少一些。除了进行某些CPU密集场景操作,比如开50个Edge窗口(笑或是编译较复杂的程序时,占用率基本可以维持在5%左右。实际上我一直觉得假如不考虑信创采购对国产操作系统的要求,这台笔记本安装Windows可能是更好的面向工作场景的选择,起码可以把同事们对于国产设备的吐槽减少一多半。
当然,既然都能安装Windows了,那就来“不服跑个分”。实测在电源供电Windows高性能模式下,Cinebench R23单核成绩得分302,介于Intel Celeron N3350(4C4T 1.1GHz)和Intel Pentium N4200(4C4T 1.1GHz)之间,多核成绩得分963,介于Intel Core i3 5510U(2C4T 2.1GHz)和Intel Pentium N4200(4C4T 1.1GHz)之间。娱乐兔跑分211242(CPU得分57660),鲁大师跑分178926(CPU得分53582),综合来看差不多相当于10年前的AMD A8水平。
KX-6640MA
回过头来看这颗支撑起这台笔记本的核心——兆芯KX-6640MA,KX全称为KAIXIAN(开先),从某种意义上这颗CPU使用这个名字倒是恰如其分。曾经制约国产CPU普及的最大问题便是Wintel联盟对于x86指令集的垄断,使国产CPU用不了Windows 。而对于90年代成长起来的如今我国计算机的主力使用人群而言,Windows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几乎可以等同于“电脑”这个名词。而早年间的Linux图形界面体验几乎可以用灾难形容,特别是对于中文环境更是如此,世纪初折腾过Red Hat或者是Suse的用户应该都有把Windows的中文字体移植到Linux的经历,足见当时难用的程度。
而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国产x86终于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获得了授权。兆芯和海光可以合法的生产使用x86指令集的芯片,这也为国产CPU进入更大的应用市场扫清了障碍。
现在来看,海光的x86授权自AMD,所拥有的IP核源自AMD从“i3默秒全”到“AMD YES”的Zen 1架构,因此性能也更为出色。但面向消费级终端设备的解决方案较少。特别是对于笔记本之类的移动设备形态,迄今为止还没有见到任何装机应用。而兆芯的授权来自于台湾VIA,源头可以追溯到90年代x86 CPU的第三极Cyrix。与海光相比,兆芯的起点要低很多。Cyrix早在586时代推出的MediaGX就已经跟不上Intel和AMD的步伐,出售给VIA后推出的C3和C7性能也跟不上主流,只能在诸如嵌入式设备或工控设备等领域得到极少的市场份额,而兆芯的第一代产品ZX-A几乎就是VIA C7以赛亚架构的翻版。虽然从ZX-C开始,兆芯已经脱离VIA独立开发出了Zhangjiang(张江)架构,但受限于羸弱的基础和有限的设计能力,在性能上并没有多少本质提高。除了兆芯官网那个KX-U6880A谁也复现不出的SPEC06成绩外,其余所有能搜到的测试成绩都差不多。即使是在国产CPU中,兆芯也属于落后的那个梯队中。但尽管如此,兆芯在各类信创采购中出货量应该算得上是绝对领先。与当前主流兼容的x86架构使其在所有国产架构中算得上上手难度最低的,在丰富的生态和极低的过渡成本面前,性能的羸弱大概是最可以被忽略的缺点了。因此尽管很多人对国产x86一直颇有微词,认为其指令集仍然受制于国外算不上真正的自主可控。但我一直觉得这个产品线的存在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为国内体系保持与国际兼容保留了一丝可能。事实上无论对于哪一方,脱钩断链总是最坏的选择。
所以,国产能用吗?
答案是,能也不能。如果仅是为了满足轻办公的需求,处理一些基本的文档或者干脆当做上网本,又或者你的工作同我类似都需要连接到内网云桌面,笔记本纯粹是作为云桌面终端机的角色,那当下的国产无疑是能用的,但也就仅限于此,整体体验远达不到好用的程度。而但凡你还有更进一步的工作要求,比如剪辑视频,作图甚至打开一些超大体积的文档,那答案毫无疑问都是不能,除非你能忍受用10年前的处理速度处理今日的文件。实际上软硬件的体验都还在其次,怎么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把支持做好才是关键。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和我一样尝试国产,又肯花时间折腾的。可惜的是大多数信创产业的从业者都没有这个意识,硬件厂商宁愿躲在集采的圈子里挣补贴也不愿把产品推向公开市场;系统软件厂商缺乏生态建立的激励机制;应用软件厂商也把国产适配当政治任务随便应付推出一个版本就草草了事,甚至图省事直接拿浏览器套壳交差;终端用户IT部门视国产设备如负担,以监管合规为名搞一堆后台垃圾进程把本就不宽裕的性能浪费至最后一滴血……最后交付到用户手里的就只能是一个从开机起风扇就狂转,打开一个文档需要卡半秒,常用软件怎么都找不到的电子垃圾。而这样的体验就只能导致用户对国产架构得到毫无意外的负面反馈,进而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国产不行。这对那些兢兢业业为了提高我国IT产业自主可控水平而无私奉献的人们无疑是不公平的。
后记——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国产
近几个月伴随着一些厂商手机产品的归来,国产芯片、国产操作系统等话题又一次充斥在舆论场中,每天都有新的热点事件在发生。“XX公司是民族之光,每个人都该尊重”、“XX厂是买办,是美帝控制中国的阴谋”,类似的言论正在迅速极化着互联网舆论,颇有种敌我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架势。然而,再激烈的言论也改变不了我们所要面对的现实,在基础软硬件仍然不同程度上受制于人的当下,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国产呢?
答案其实仍然是那老生常谈的四个字,实事求是,既不忽视成就也不无视问题。经过新世纪特别是近5年来的奋起直追,我们的确已经突破了很多先前“卡脖子”的问题,但这远不意味着我们已经万事大吉。客观看待国产现状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当前差距,无论是从硬件性能还是软件生态上,我们与成熟体系间仍然有着需要努力跨越的鸿沟。科学技术的发展自有其客观规律,充满地摊文学味道的各种“弯道超车”对技术发展没有任何益处。早在5年前的《情怀之下》一文中,我就曾阐述过“……过分夸大已有成果,实际上是对于真正创新者的蔑视,将其包裹在情怀的大旗之下,直接的后果就是全社会对真正创新的失焦……”,而如今充斥于互联网的各种“遥遥领先”、“掏空安卓”与当年锤子TNT号称“改变计算机历史”没有任何本质区别。技术的突破已经足够令人兴奋了,没有必要再用狭隘的民族主义煽动情绪了。
最后的最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从诞生起,开放包容互鉴就是其鲜明的技术底色。在对手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妄图强行脱钩的当下,我们更应该扛起开放包容的大旗,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那些不遗余力的鼓吹国产与国外技术对立的吹鼓手和节奏大师们,真的对国产技术进步有任何意义吗?!
程老师对国产芯片的要求有点高呀~仙童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玩半导体了,但是从商业角度就算国产cpu能达到i7i9级,价格也可能是天价。不过我还是很赞同应该客观看待国产芯片。最后我支持华为,可以打我了😁
国产也在进步嘛,龙芯3A6000已经号称达到10代i3水平了,饭总得一口一口吃。笑死我也支持华为,只是不太习惯营销手段。
要不是看到了VIA,都快要忘记VIA还有X86授权了。
一边是成熟架构利益者的打压,一边是各种骗补贴的所谓国产造成的偏见,加上市场上各个利益方为了分蛋糕互相打压,国产架构的发展路漫漫啊。
当年我还用过VIA的C3,性能也是一言难尽